「加了 2 萬選激光雷達,又花了 2.5 萬訂閱軟件,結果等了近兩年還不能用」。一位來自廈門的小鵬 P5 車主非常無奈。
從 2022 年開始,拿智能駕駛功能畫餅賣車的行為并不少見,畢竟一句「等待后續 OTA 升級」就可以讓「期貨」變得名正言順。
這種情況,如今也發生在國內智駕標桿——小鵬身上。
在今年小鵬 1024 科技日上,何小鵬對外公布了城市 NGP 進展:
今年 11 月底城市 NGP 開放到 25個城市;
今年年底按計劃完成 50個城市的功能開放。
然而,大舉擴張的開城計劃,并不包含小鵬 P5。
這引起了早期花大價錢買智駕包的 P5 車主不滿——目前有超過 1000 名車主因自己的車(小鵬 P5)不支持小鵬最新車機系統、城市 NGP 開城數量不再更新而發起聯名維權。
在他們眼里,P5 已經被小鵬降低了研發權重,已是一個被拋棄的產品。
甚至有不少車主向小鵬發出靈魂拷問:
為什么同樣是 8155 芯片,P5 的豎屏不能支持 XOS 天璣系統?
P5 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佛山打通城區智駕功能,其他城市的 NGP 是否還在研發?有沒有具體的開城目標?
01 P5 車主花 4.5 萬上智駕,風光過后是委屈
小鵬 P5 經歷過兩個高光時刻。
第一個高光時刻,P5 是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新勢力車型。
2021 年 1 月,大疆 Livox 與小鵬達成合作,前者將從 2021 年開始為小鵬全新量產車型提供車規級激光雷達,而當時所說的全新車型就是小鵬 P5。
3 個月后,小鵬 P5 發布,其在車頭前杠兩側搭載了兩顆大疆 Livox HAP 激光雷達,讓其成為首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量產車,小鵬當時也風光無限。
當時 P5 主打 Xpilot3.5,可以實現城市 NGP 功能,其選裝價格是 2.5 萬元,提車后解鎖價格為 4.5 萬元。
作為對比,同期搭載激光雷達的極狐阿爾法 S 華為 Hi 版、蔚來 ET7 的售價均在 38 萬元以上,而小鵬 P5 P550 則僅售 19.9 萬元(不含軟件價格)。
第二個高光時刻,是何小鵬和吳新宙在 P5 上小試牛刀,展示城市 NGP 的能力。
為了證明小鵬 P5 的城市 NGP 好用,何小鵬當時還發布了一條親自體驗小鵬城市 NGP 的視頻,體驗過程十分流暢,完全實現「0 接管」,當時吳新宙還凡爾賽:做城市 NGP 苦于找不到對手。
去年 10 月,小鵬開始為媒體提供城市 NGP 的體驗試駕活動,并隨后開始向小鵬 P5 的 P 版用戶推送該功能,成為了首個讓高階智駕在城市場景中量產落地的汽車品牌。
城區輔助駕駛周滲透率 84%
城市 NGP 里程滲透率 63%
通行效率相比人類駕駛員 90%
平均百公里被動接管次數 0.6 次
這是小鵬 P5 城市 NGP 推送之后產生的數據,相當于每 100 km 可使用城市 NGP 的道路,就有 63 km 是城市 NGP 在工作。
何小鵬曾在 2022 百人會論壇上立下這樣的 Flag——XPILOT3.5 將根據政策法規,在廣州、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逐步開通城市領航功能,同時增強支持停車場跨樓層記憶泊車功能。
從交付節奏上來看,目前小鵬 P5 的 CNGP 可用城市只有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和佛山,以及實現長達 2 公里的停車場跨樓層記憶泊車功能。
截至 2022 年,小鵬 P5 的累計銷量是 45827 輛,其中 P 版(帶激光雷達版本)的銷量占到全部 P5 銷量的 30%,相當于 P5 的高階智駕打動了超過 1.5 萬名用戶。
雖然不清楚這 1.5 萬名用戶有多少已經體驗過 CNGP,又有多少用戶還在等待小鵬打通新城市,但從維權聯名書上可以看到,目前 CNGP 的表現還沒有完全達到用戶的預期。
「CNGP 真正能夠使用的路段不夠多,除去少數主干道以外,車輛無法在支路、小路使用,同時 CNGP 的邏輯和能力也與官方此前宣傳的有落差?!挂晃?P5 車主表示。
一是看不到 CNGP 的開城節奏,二是這套售價 4.5 萬元的智駕軟硬件,暫時給不到用戶帶來車企宣稱的實際價值,這也就成為了 P5 車主集體聯名維權的導火索。
另一方面,小鵬全新的車機 OS 天璣系統在今年 1024 上正式發布,但是作為目前唯二仍在使用老款內飾設計的 G3i 、P5 車型,卻因為車機屏幕為豎向屏幕不支持這套全新的系統升級。
一位 P5 車主表示,當初選擇 P5 是相信小鵬的智能化水平,在經過小鵬這一次不回應的態度之后,后續也不會將小鵬列入下一款增購車型的選項中。
02 降低 P5 研發權重是真的,完全放棄是假的
從小鵬的產品構成來看,P5 下接小鵬 G3i、上接小鵬 P7i,是小鵬產品家族覆蓋 15 ~ 25 萬元價格區間的關鍵車型。
這三款車型價格區間完美嚙合起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強的購買力所在。
從車型銷量看,15 萬級別市場也恰好是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出貨量最大的市場,如果 P5 能夠在這一全國最大的銷量市場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也能幫助小鵬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正是因為 P5 對小鵬意義非凡,小鵬把最重要的兩次亮相(激光雷達、城市 NGP)都給了 P5。
在 2021 年小鵬 P5 的發布會上,何小鵬說:「我們想造一輛最好的 20 萬級智能家轎?!?/p>
為了成為首款量產激光雷達 + 城市 NGP 的車型,小鵬 P5 忽略了自身中低端車型的定位。
結果,產品定位更低的 P5 卻在智駕水平和價格上比 P7 還高,這可以說是一次極度追求技術創新的產品策略。
如今不到兩年,為了下壓 P5 的 BOM 成本和起售價,2024 款 P5 摘掉了激光雷達,主打性價比和大空間。
新款小鵬 P5 放棄高階智駕的背后,在我看來,原因有二:
一是 20 萬價格帶消費者的智駕需求并不高,同級埃安 S、比亞迪秦 PLUS EV 憑借極致的性價比連續月銷量破萬,而 P5 從去年月均 3500 輛的銷量下降到如今的 1700 輛。
其次是技術路線的局限。在硬件層面上,小鵬 P5 憑借算法上的優勢,在 30TOPS 的英偉達 Xavier 平臺上實現了城市 NGP 功能。
理論上來說,考慮到算力冗余的需求,城市 NOA 功能至少需要 200TOPS 算力芯片支持。
雖然 P5 開發城市 NOA 的算力是足夠了,但無法支撐后續算法、指數級增長的數據閉環所需算力。
這也是小鵬換掉 P7i 智駕芯片的原因——激光雷達上車后,P7i 從 Xavier 換成了兩顆 Orin-X,算力從原來的 30TOPS 飆升到 512TOPS。
硬件天花板解釋通了,剩下最能拉開開城數量差距的,可能就是高精地圖。
小鵬自動駕駛負責人李力耘在 1024 科技日上表示,無圖的戰斗已經結束,小鵬 XNGP 系統已在全國范圍內具備支持城市智駕的技術能力。
這正是小鵬上一代智駕系統 Xpilot 區別于 XNGP 的關鍵差異——XNGP 的核心賣點是全國可用,而基于 Xpilot 系統研發的城市 NGP 還需要依靠高精地圖。
換句話說,P5 開城必須正視高精地圖更新的成本、鮮度和覆蓋率、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小鵬內部對于 P5 研發權重的平衡。
畢竟,一款車型的市場銷量如果長期不如預期,加上新款 P5 已經砍掉了激光雷達,那這個平臺是否要繼續投入研發,還有待考量。
我們從 OTA 上也可以看出端倪。如果一家車企在研發體系和產品定位有足夠清晰的整體規劃,OTA 的推送節奏自然就可以保持穩定輸出。
從小鵬的最新回應來看,P5 計劃在 2024 年逐步上線智慧場景、轉向輔助、哨兵模式優化、地圖優化、網易云音樂接入,以及儀表顯示歌詞等功能升級。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小鵬或許已經降低了對 P5 的研發權重,但還沒有完全放棄對 P5 的后續優化升級。
而對于爭議最多的 CNGP 開城目標,小鵬則表示 P5 的城市 NGP 是強依賴高精地圖,受法規、地圖采集等因素影響,難以實現不同城市的快速覆蓋。
面對 P5 車主聯合維權,小鵬時時隔一周后回應:將向 P5 P 版用戶推出價值 2 萬元的智駕先享代金券權益。
從公開信息看,目前已經有車主在二手平臺以 8 折的價格轉手這個權益包回本,同時也有部分用戶還在尋找其他途徑繼續維權,希望城區智駕能夠盡早地 OTA 至 P5。
03 智駕時代,比降價更難受的是「被放棄」
智能汽車通過 OTA 獲得「常用常新」的能力,這能給用戶體驗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
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款智能汽車都可以自由成長。
這時候,銷量就是對一輛車不可或缺的評判因素。
銷量基于龐大消費者的體驗與口耳相傳,是量化的口碑與反饋,甚至可能成為車企實現「畫餅」的前提條件。
現在智駕的開城,也離不開當地用戶每天喂養的數據,也就是這座城市的用戶越多,開城的概率越高。
對于每一位消費者而言,只要有保有量在、用戶基數在,該有的 OTA、該有的期貨功能,車企一般都能按時兌現,避免因為產品定位調整、技術路線的變動,而「犧牲」老車主的權益。
另一方面,不要過于聽信銷售的宣傳話術,避免成為「大冤種」。
為了讓智駕成為自家產品最突出的優勢,部分銷售不免會夸大自家智能駕駛,把普通輔助駕駛功能當高階智駕賣,把車企「遙遙無期」的推送節點說成「下周就推送」。
一位在廈門的小鵬 P5 車主表示,2022 年買車時,銷售說明年廈門會開放城市輔助駕駛,今年 3 月去 4S 店保養時對方表示今年一定會打通?!脯F在那位銷售人員已經聯系不上了,店里的回復也只是以官方渠道的公布為準」。
最后,在挑選智能汽車時,用戶一定要對智能化的配置有所了解,畢竟 Pro 版本不會比 Max 配置高,這決定了未來 OTA 的上限、能不能常用常新。
智能駕駛本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哪個玩家能夠跨越從 0 到 1 的階段,直接實現全場景點到點智能駕駛,甚至每個城市、每個路口的表現都會有所差異。
今日小鵬 P5 聯名維權的事件,一方面說明過去的小鵬缺乏對產品體系化的思考。另一方面,終端的銷售人員為賣車而忽略智駕硬件的性能上限,最后傷害的是愿意真金白銀支持智駕的用戶。
過去,傳統燃油汽車是一錘子買賣。
而現在,可持續迭代是智能汽車常用常新的靈魂,這離不開車企按時、按質交付給用戶的軟件功能,也離不開用戶持續對新功能的期待。
總而言之,如果不是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用戶,訂閱智駕需要斟酌,更需要耐心等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stonehengegranitecountertopsphx.com/kol/21322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